汶川地震区跨断层带公路隧道震害形成机理分析
-
摘要: ?为提高震区断层破碎带段隧道结构的抗震性能,结合震区公路隧道断层破碎带段震害调查资料,对隧道断层破碎带段震害机理及抗减震对策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隧道非活动性断层段震害类型与普通段无异,仅需采取抗震措施进行加固即可,震害主要由地震惯性力造成,强制位移影响很小。隧道活动性断层段震害严重,须进行抗震设防,造成严重震害的主要影响因素为断层错动,地震惯性力次之。隧道活动性断层段须采取抗震措施与减震措施相结合的对策共同应对。
-
-
期刊类型引用(5)
1. 刘新荣,罗新飏,郭雪岩,周小涵,王浩,许彬,郑颖人. 巫山段岸坡水岩劣化特征及危岩失稳破坏模式. 工程地质学报. 2025(01): 240-257 . 百度学术
2. 陈亚洲,杨鹏,曹廷. 两河口库区常见岸坡类型及变形破坏机制研究. 四川水力发电. 2024(06): 130-133 . 百度学术
3. 黄浩,余姝,郭健,赵鹏,张枝华. 顺层陡倾斜坡溃屈破坏机理研究. 煤炭科技. 2023(05): 9-16 . 百度学术
4. 檀梦皎,殷坤龙,付智勇,朱春芳,陶小虎,朱延辉. 降雨及库水位影响下麻地湾滑坡地下水响应特征分析. 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 2022(01): 45-57 . 本站查看
5. 宋俊宏. 基于PFC的乔连河岸坡岩石力学特性及动力响应特征研究. 甘肃水利水电技术. 2022(06): 27-31+37 . 百度学术
其他类型引用(3)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746
- HTML全文浏览量: 36
- PDF下载量: 509
- 被引次数: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