滑坡类泥石流稀化判别模型——以西昌市官坝河为例
-
摘要: 滑坡类泥石流稀化判别模型是流域内黏性泥石流、稀性泥石流、高含沙水流和洪水分段防治的理论依据。本文以具有代表性的青藏高原东南缘官坝河1998年7月6日滑坡类泥石流为例, 采用相关模型计算该次泥石流从上游到下游共11处断面的容重、清水流量、平均松散固体物质厚度和沟道比降。基于上述参数的动态变化过程, 分析泥石流的稀化特征和稀化过程。在此基础上, 建立可预测滑坡类泥石流稀化过程的判别模型。研究结果包括以下三方面: (1) 1998年官坝河泥石流稀化特征有三点, 分别为泥石流稀化过程发生于水土比大量增加之后、泥石流稀化以后细颗粒比例增加和颗粒级配“窄化”; (2) 官坝河泥石流稀化过程可分为上游的黏性泥石流段, 中下游的过渡性泥石流段, 下游的稀性泥石流段; (3) 泥石流稀化判别模型可以采用三维Lorentz公式表示, 该模型能够反映泥石流容重随着水土比增加以及沟道比降减小而逐渐减小的泥石流稀化过程。泥石流稀化判别模型由2010年8月13日汶川震后地区高桥沟、1996年8月11日金沙江白鹤滩水电站海子沟滑坡类泥石流案例所检验。
-
-
期刊类型引用(10)
1. 马学宁,陈玉燕,王旭. 高速铁路车站岔区高填方路基沉降组合预测研究. 铁道学报. 2023(01): 105-113 . 百度学术
2. 于永堂,郑建国,孙茉,黄鑫,韩文斌. 黄土高填方场地工后沉降预测模型性能评估方法. 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 2023(04): 39-48 . 本站查看
3. 惠翔,刘丽红. 基于GMS-SUB的地面沉降数值模拟研究——以太谷东站为例. 安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2(02): 30-37 . 百度学术
4. 张庆斌,张建亮,赵之星,田昕,刘志奇. 矿区地表沉降灰色系统预测模型适用性——以陕西榆家梁煤矿为例. 矿产勘查. 2021(02): 428-433 . 百度学术
5. 袁磊,杨积顺. Verhulst模型在公立中医医院次均卫生费用预测中的应用. 药学服务与研究. 2021(02): 136-140 . 百度学术
6. 王怡宁,杨秒,王兵,路璐,梅海鹏,王振龙. 五道沟地区“蒸发悖论”及成因探析. 灌溉排水学报. 2020(03): 126-133 . 百度学术
7. 李路,洪友堂. 基于PS-InSAR技术的太原地面沉降监测研究. 矿山测量. 2020(04): 51-56 . 百度学术
8. 靳春玲,吴梦娟,贡力. 基于灰色Markov-GMP-Verhulst模型的黄河宁蒙段冰凌灾害风险预测. 自然灾害学报. 2019(02): 82-91 . 百度学术
9. 胡建辉,袁磊,杜茂林,高磊,刘丽娟. Verhulst模型在中国艾滋病预测研究中的应用. 中国艾滋病性病. 2019(10): 1026-1029 . 百度学术
10. 郭忠臣,刘洋,姚翔. Verhulst模型在高层建筑物沉降监测中的应用. 廊坊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9(04): 70-72 . 百度学术
其他类型引用(7)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491
- HTML全文浏览量: 9
- PDF下载量: 425
- 被引次数: 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