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SSN 1003-8035 CN 11-2852/P
  • 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 CSCD收录期刊
  • Caj-cd规范获奖期刊
  • Scopus 收录期刊
  • DOAJ 收录期刊
  • GeoRef收录期刊
欢迎扫码关注“i环境微平台”

汶川地震高烈度区崩滑流灾害区域预警

温铭生, 刘传正, 刘艳辉, 方志伟

温铭生, 刘传正, 刘艳辉, 方志伟. 汶川地震高烈度区崩滑流灾害区域预警[J]. 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 2019, 30(1): 10-19.
引用本文: 温铭生, 刘传正, 刘艳辉, 方志伟. 汶川地震高烈度区崩滑流灾害区域预警[J]. 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 2019, 30(1): 10-19.

汶川地震高烈度区崩滑流灾害区域预警

  • 摘要: 本文提出了汶川地震高烈度区11县域(汶川、北川、绵竹、青川、茂县、都江堰、安县、什邡、彭州、平武和文县)地质灾害区域预警方法,包括发育度分布、潜势度区划与危险度区域预警。研究区地震后地质灾害类型由震前的滑坡、崩塌为主演变成泥石流为主,震后灾害数量是震前的8.7倍,地质灾害极高发育区分布面积204.32 km2,灾害点密度达到8.11起/km2,主要位于什邡、绵竹、安县、汶川及文县境内。基于地形坡度、坡向、高程、地貌、岩性、断裂构造、烈度区划、年均雨量、水系、人类工程活动(道路)及地质灾害发育度分区指数等11项因子,计算潜势度并划分为四个等级,极高潜势区面积占全区面积的4.17%,灾害点数占11县域灾害总数的44.15%,灾害点平均密度达到2.44起/km2,地质灾害极高、高潜势区呈线状、局部面状分布,在都江堰、彭州、什邡、绵竹、安县等地呈面状分布,在北川、平武、青川、文县等地呈条带状分布。将地震、汛期降雨和日降雨作为引发因子,基于潜势度评价,开展地质灾害危险度区域预警研究,地震引发地质灾害高危险度的地区主要集中在南部的汶川、都江堰、彭州、什邡、绵竹以及北部的青川、文县等地; 2013年汛期降雨引发地质灾害危险度高的地区集中在都江堰、绵竹、安县、北川、平武和文县等地; 2013年7月9日降雨引发地质灾害危险度高的地区集中在都江堰、彭州、什邡、绵竹和安县等,三种引发因子引发的实际灾害点与危险度预警的重点区域比较吻合,研究方法可以作为地震引发地质灾害预测、汛期(5~9月)地质灾害趋势预测和短临(1~3日)地质灾害区域预警提供科学支撑。
  • 期刊类型引用(7)

    1. 毕鸿基,聂磊,曾超,范晨,周天伦,刘晓. 基于三种多变量不安定指数分析模型的汶川县地质灾害易发性评价. 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 2022(01): 123-131 . 本站查看
    2. 王高峰,高幼龙,姚亚辉,田运涛,徐友宁,孙秀娟,李瑞冬,何元宵,邓兵,叶振南,陈宗良,郭宁. 甘肃省白龙江流域降雨型潜在泥石流危险性预报模型. 中国地质. 2022(03): 732-748 . 百度学术
    3. 谢洪波,刘正疆,文广超,陈红旗,杨运航. 四川金川-小金公路沿线滑坡、崩塌影响因素分析. 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 2021(01): 10-17 . 本站查看
    4. 金刚,王运生,何先龙,史丙新,周宇航. 基于连续小波变换的斜坡动力响应特征分析——以四川长宁M_s6.0级地震为例. 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 2021(02): 1-8 . 本站查看
    5. 尹云鹤,韩项,邓浩宇,潘耀,吴绍洪. 中国西南地区地震-滑坡-泥石流灾害链风险防范措施框架研究. 灾害学. 2021(03): 77-84 . 百度学术
    6. 黄海,刘建康,杨东旭. 泥石流容重的时空变化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2020(02): 161-168 . 百度学术
    7. 李明威,唐川,陈明,史青云. 汶川震区北川县泥石流流域崩滑体时空演变特征.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2020(03): 182-190 . 百度学术

    其他类型引用(3)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710
  • HTML全文浏览量:  220
  • PDF下载量:  882
  • 被引次数: 10
出版历程
  • 刊出日期:  2019-02-24

目录

    /

    返回文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