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SSN 1003-8035 CN 11-2852/P

    不同活动速率下隐伏地裂缝的模型试验研究

    于文才, 杨亚磊, 卢全中, 韩文卿

    于文才, 杨亚磊, 卢全中, 韩文卿. 不同活动速率下隐伏地裂缝的模型试验研究[J]. 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 2019, 30(2): 98-105.
    引用本文: 于文才, 杨亚磊, 卢全中, 韩文卿. 不同活动速率下隐伏地裂缝的模型试验研究[J]. 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 2019, 30(2): 98-105.

    不同活动速率下隐伏地裂缝的模型试验研究

    • 摘要: 目前国内外已查明的地裂缝大都是在地表能直接看到的地裂缝,然而埋藏在地表之下不易被人类所察觉的隐伏地裂缝发育数量更为众多,并且隐伏地裂缝因活动速率的不同可能招致不同程度的地质灾害,进而不同程度地影响人类的工程建设活动。为了研究活动速率不一样的隐伏地裂缝之间有什么发育特征上的不同,进行一组物理模型对比试验。结果显示当隐伏地裂缝以不同速率活动时,其所形成的反倾裂缝和直立裂缝的形态特征、地表土体位错量以及土体对深部沉降的吸收作用均有明显的不同。并且当隐伏地裂缝慢速活动的一个活动周期内,其地表土体位错量随深部底板的的活动过程会出现典型的三次"稳定"阶段。
    • 期刊类型引用(32)

      1. 陈新宇,罗益辉,曾飞云. 浅谈高速公路崩塌堆积体稳定性评价. 中国水运. 2025(03): 141-144 . 百度学术
      2. 林孟铭,赵建军,邓杰,李清淼. 厚层硬岩采动斜坡溃屈破坏规律研究. 地质灾害与环境保护. 2024(01): 33-40 . 百度学术
      3. 马杰,何开明,常文斌,邢爱国. 基于离散元的采空诱发山体滑塌失稳模式研究.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2024(03): 171-179 . 百度学术
      4. 杨昌文,李军,罗天贤. 采动作用下反倾斜坡变形破坏过程研究——以某矿山崩塌灾害为例. 西部探矿工程. 2024(09): 14-19 . 百度学术
      5. 曾红晓,赖琪毅. 黔西盘州市重点区域地质灾害特征及形成条件浅析. 贵州科学. 2023(02): 69-73 . 百度学术
      6. 张会仙. 纳雍县“12·3”崩滑地质灾害形成机理及失稳模式. 甘肃水利水电技术. 2023(03): 53-56 . 百度学术
      7. 刘新荣,冉乔,熊飞,李滨,杨忠平. 采动和降雨影响下含深大裂隙岩溶山体破坏机制. 重庆大学学报. 2023(06): 1-13 . 百度学术
      8. 高杨,殷跃平,李滨,张晗,吴伟乐. 考虑颗粒状态转化的高位远程滑坡数值模拟方法.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23(07): 1623-1637 . 百度学术
      9. 周迎,易武,刘朝,敖亮,贲琰棋. 湖北地区不同岩性崩塌破坏过程及防护措施分析. 河南科技. 2023(12): 101-105 . 百度学术
      10. 蔡培,王刘文,王彤标,胡应全,陈金宏. 基于运动特征分析的高陡边坡崩塌落石防治措施建议. 地质灾害与环境保护. 2023(03): 23-27+35 . 百度学术
      11. 陈红旗,方志伟,祁小博. 地质灾害危害程度分级标准优化研究. 灾害学. 2023(04): 18-22 . 百度学术
      12. 王猛,何德伟,贾志宏,胡至华. 基于多源遥感数据的高位滑坡特征分析——以广元市利州区荣山镇岩窝村滑坡为例. 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 2023(06): 57-68 . 本站查看
      13. 罗刚,程谦恭,沈位刚,凌斯祥,张晓宇,邹鹏,赵永杰. 高位高能岩崩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地球科学. 2022(03): 913-934 . 百度学术
      14. 高杨,殷跃平,李壮,李滨,吴伟乐,张晗. 高位远程岩质滑坡动力解体效应研究.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22(10): 1958-1970 . 百度学术
      15. 廖德武,郑冰,杜艳松,张君恺,兰中孝,吴正超. 兴仁“6·10”彭家洞高速滑坡运动特征与形成机理. 地质科技通报. 2022(06): 66-76 . 百度学术
      16. 熊绍真,史文兵,彭雄武,王勇. 基于离散元的普洒崩塌过程分析研究. 自然灾害学报. 2022(05): 202-211 . 百度学术
      17. 李洪梁,高波,张佳佳,田尤,陈龙,黄海,王灵,李宝幸. 内外动力地质作用耦合的崩塌形成机理研究:以藏东昌都地区上三叠统石灰石矿山采场崩塌为例. 地质力学学报. 2022(06): 995-1011 . 百度学术
      18. 夏相骅,刘德成,李玉倩,高雪媛. 北京雁栖镇典型危岩基本特征及稳定性分析. 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 2021(01): 28-34 . 本站查看
      19. 朱赛楠,殷跃平,王猛,朱茂,王晨辉,王文沛,李俊峰,赵慧. 金沙江结合带高位远程滑坡失稳机理及减灾对策研究——以金沙江色拉滑坡为例. 岩土工程学报. 2021(04): 688-697 . 百度学术
      20. 任广丽,傅宇浩,李立云. 边坡工程灾变监测预警研究述评. 防灾科技学院学报. 2021(01): 6-16 . 百度学术
      21. 赵永辉,王黎,任才让旦主,王赟,杨金华,洛桑次仁. 中国西藏高海拔河谷崩塌灾害及其生态效应研究. 河北地质大学学报. 2021(02): 84-88 . 百度学术
      22. 胡鹏飞. 西(乡)—镇(巴)高速公路危岩工程地质分析及治理设计. 中外公路. 2021(S2): 1-5 . 百度学术
      23. 刘小平,田延哲,曹晓毅,刘元均. 多煤层开采条件下高陡山体变形控制. 煤炭科学技术. 2021(11): 180-190 . 百度学术
      24. 熊飞,刘新荣,冉乔,李滨,钟祖良,杨忠平,周小涵. 采动-裂隙水耦合下含深大裂隙岩溶山体失稳破坏机理. 煤炭学报. 2021(11): 3445-3458 . 百度学术
      25. 钟祖良,高国富,刘新荣,王南云,李皓. 地下采动下含深大裂隙岩溶山体变形响应特征.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2020(04): 97-106 . 百度学术
      26. 杨忠平,蒋源文,李滨,高杨,刘新荣,赵亚龙. 采动作用下岩溶山体深大裂隙扩展贯通机理研究. 地质力学学报. 2020(04): 459-470 . 百度学术
      27. 郭静芸,李守定,李滨,李晓,毕鑫涛,方然可. 岩溶山区崩滑灾害变形破坏地质模式分类. 中国岩溶. 2020(04): 478-491 . 百度学术
      28. 崔芳鹏,李滨,杨忠平,吴乐乐,李宁,彭健全. 贵州纳雍普洒滑坡动力触发机制离散元模拟分析. 中国岩溶. 2020(04): 524-534 . 百度学术
      29. 刘传正. 崩塌滑坡灾害风险识别方法初步研究. 工程地质学报. 2019(01): 88-97 . 百度学术
      30. 槐永波,赵其苏,景远亮. 四川省北川县“2016.9.5”李家湾滑坡特征及成因机制分析. 水利水电快报. 2019(07): 27-30+42 . 百度学术
      31. 李小玲,胡才源,孙全福,张忠. UDEC软件对矿山采空区崩塌过程进行应力分布的研究. 贵州地质. 2019(03): 254-260 . 百度学术
      32. 汪庆一. 猴山水库左岸边坡崩塌变形破坏特征研究. 陕西水利. 2018(05): 104-105+108 . 百度学术

      其他类型引用(19)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343
    • HTML全文浏览量:  10
    • PDF下载量:  230
    • 被引次数: 51
    出版历程
    • 刊出日期:  2019-04-24

    目录

      /

      返回文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