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泥石千枚岩力学性质及其饱水劣化机制
-
摘要: 针对工程中常见的千枚岩,进行了不同片理角度的压缩试验以及相关的SEM测试,分析了片理面和含水量对其力学性质和破坏模式的影响以及千枚岩的软化机理。研究结果表明:(1)不同片理角度千枚岩的应力-应变曲线大体一致,都经历了压密段、弹性段、屈服段和破坏段;饱水岩样的屈服段更加明显,峰值应变增加,应力-应变曲线跌落变缓。(2)千枚岩的各向异性显著,片理角度从0°到90°,弹性模量呈倒S型变化规律,变形模量和抗压强度呈先减小后增大的U型变化规律;饱水千枚岩的弹性模量和变形模量分别下降了41.63%~47.38%,37.44%~43.02%,强度软化系数为0.49~0.70,其中β=30°时软化系数最小。(3)千枚岩的破坏模式可分为3种类型:张拉劈裂破坏,剪切滑移破坏和张拉-剪切复合破坏。饱水试样的破碎程度低,脆性减弱,剪切破坏增强。(4)黏土矿物颗粒吸水膨胀、颗粒间胶结物溶解,使得黏土矿物软化、剥落,岩体结构变得松散,这些微结构的改变导致了千枚岩力学性质的劣化。
-
-
期刊类型引用(6)
1. 曾红晓,陶小郎. 盘州市鸡母滑坡发育特征及稳定性分析评价. 贵州科学. 2023(04): 81-86 . 百度学术
2. 姚杰,李秀珍,徐瑞池. 降雨条件下拟建川藏铁路典型段潜在滑坡三维稳定性动态识别研究. 防灾减灾工程学报. 2021(03): 422-431 . 百度学术
3. 周英博,陈航,周秋鹏,段志强,高晓晶. 输电杆塔极限荷载状态对滑坡稳定性的影响研究. 人民长江. 2021(12): 188-194 . 百度学术
4. 麻玉山,董梦龙,陈松,丁阳波,俞正浩. 电塔塔基边坡受风荷载影响的稳定性研究. 河北工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0(04): 63-70 . 百度学术
5. 丁延平. 藏中联网工程塔基滑坡灾害特点分析. 科技创新导报. 2019(03): 49+51 . 百度学术
6. 林文华,叶诚耿,王浩. 山区输电塔边坡成灾模式及塔基失效类型. 水利与建筑工程学报. 2019(06): 50-54 . 百度学术
其他类型引用(0)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343
- HTML全文浏览量: 12
- PDF下载量: 210
- 被引次数: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