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CT影像的砂岩文物结构特征分析
-
摘要: 对于砂岩文物,成分不同、结构不同,表面变化过程和变化结果也不同。以中国三处(石门山、云冈石窟、乐山大佛)砂岩文物为例,联合使用肉眼鉴定与灰度阈值法得到了砂岩文物CT图像中不同矿物成分的实际分布,分析了不同位置切片图像的成分特点与结构特点,研究了砂岩内部结构数字图像特征参数的变化规律,探讨了三处砂岩文物数字图像特征参数的区别及其与岩样外观表现的关系。结果表明,三处砂岩文物样品主要成分均为石英和长石,石英含量大小顺序是石门山砂岩>云冈石窟砂岩>乐山大佛砂岩;乐山大佛砂岩形状变化最小,云冈石窟砂岩次之,石门山砂岩形状最不规则;石门山砂岩纹理最复杂,乐山大佛砂岩最为简单;乐山大佛砂岩表面风化严重、但随深度增加变化不明显,云冈石窟砂岩距表面越深、风化越弱,石门山砂岩风化变化比较复杂。研究结果对石质文物保护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
-
期刊类型引用(8)
1. 徐锐,李小明,张宇,徐晓斌,王亚蓉,孔令涛,李媛媛. 基于CT扫描分析的页岩整体及弱面变形特征研究. 绿色科技. 2024(18): 238-244+251 . 百度学术
2. 孙克国,贾敬龙,潘兵兵,王金金,刘国强. 基于孔隙演化的寒区隧道围岩冻融劣化机制与损伤本构模型. 中国公路学报. 2024(11): 52-63 . 百度学术
3. 高祎,张吉,刘建业,刘思然. 荆州七星堰墓地出土清代金属坠饰的Micro-CT分析. 博物馆探索. 2024(04): 131-136 . 百度学术
4. 孟杰,李长冬,闫盛熠,朱文宇,洪望兵,付国斌,黄德崴. 基于μCT技术的白鹤滩库区致密砂岩孔-裂隙三维成像特征研究. 地质科技通报. 2023(01): 20-28 . 百度学术
5. 王炎松,伍小敏. 基于材料测试的古代建筑石材研究——以抚州地区印山石为例.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2(03): 485-494 . 百度学术
6. 宋薇,张欢,王全玉,王雅正. X射线显微CT成像技术在金属文物制作工艺研究与腐蚀状态评估中的应用. 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 2022(06): 51-59 . 百度学术
7. 张雪雁,段佩权,刘瀚文,高寒,张荣,王翯,曲亮. 故宫博物院藏一件景泰款掐丝珐琅器的科学分析. 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 2022(06): 81-88 . 百度学术
8. 李兆霖,王连国,姜崇扬,陆银龙,李文帅. 基于实时CT扫描的岩石真三轴条件下三维破裂演化规律. 煤炭学报. 2021(03): 937-949 . 百度学术
其他类型引用(1)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255
- HTML全文浏览量: 19
- PDF下载量: 227
- 被引次数: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