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Massflow模型的西藏仁布杰仲沟泥石流运动特征分析
-
摘要: 为探明杰仲沟流域上游的潜在物源在极端条件下形成泥石流灾害,对沟口建筑及G318国道的危害性。以实地无人机拍摄数据为基础,通过三维建模生成研究区高精度的数字高程模型(DEM),再利用基于泥石流运动深度积分的Massflow数值分析方法,模拟泥石流的运动过程。首先分别用两种模型(Voellmy模型和Manning模型)对已发生的泥石流灾害进行了模拟,将模拟结果与现场实际情况进行对比验证,选取了结果更精确地Manning摩擦模型并确定了相应运动参数,在此基础上对体积为3. 0×10~5m~3的泥石流灾害进行了预测模拟评估。通过对模拟结果进行分析处理,划定了研究区内的四个危险区,为泥石流灾害的防治规划和设计提供了有效的参考依据。危险区A位于泥石流沟第一个弯道处,该区及以南区域,泥深和流动强度都较大,但该区域人类活动较少;危险区B位于第一个弯道与第二个弯道之间,危险区C位于第二个弯道处,这两个区域内泥深较大,局部区域流动强度较大,极端条件下,危险性相对较高;危险区D位于国道南侧,该区域流动强度相对较小,但流体在此区域易发生堆积,所以应提高公路下涵洞的排导能力。
-
-
期刊类型引用(14)
1. 张雪,魏云杰,杨成生,刘勇,杨佳艺. 云南昭通地区滑坡隐患InSAR广域识别与监测. 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 2025(01): 128-142 . 百度学术
2. 王林峰,蒋辉,唐宁,黄晓明,谭国金. 无人机贴近摄影技术在高陡边坡的三维重建与结构面识别中的应用. 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 2025(01): 92-100 . 本站查看
3. 侯祖行,杨成生,董继红,陈利东,王坤,赵子逸. 基于StaMPS和SBAS-InSAR的隆尧地裂缝及周边地表形变监测.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2025(04): 418-425 . 百度学术
4. 李重阳,耿家晨. 地质灾害隐患点识别与勘察设计策略优化研究. 新疆钢铁. 2025(01): 192-194 . 百度学术
5. 陶昶旭,张永双,任三绍. InSAR技术在滑坡识别与监测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中国地质. 2025(02): 513-526 . 百度学术
6. 孙成永. InSAR技术在河南信阳新县地质灾害风险调查中的应用. 城市地质. 2024(03): 383-389 . 百度学术
7. 孙琪皓,刘桂卫,王飞,张璇钰,王衍汇. 铁路地质灾害早期识别与监测预警技术及应用研究. 铁道标准设计. 2024(09): 24-31 . 百度学术
8. 臧烨祺,郭永刚,苏立彬,王国闻,吴升杰,秦得顺. 西藏东南地区滑坡易发性多模型评价方法研究. 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 2024(06): 58-69 . 本站查看
9. 鲁魏,杨斌,杨坤. 基于时序InSAR的西南科技大学地表形变监测与分析. 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 2023(02): 61-72 . 本站查看
10. 李凡,李素敏,杨渊,李杰,袁利伟,成睿,毛嘉骐. 基于时序InSAR的沙湾大沟滑坡型泥石流发育特征研究. 地球物理学进展. 2023(02): 532-541 . 百度学术
11. 顿佳伟,冯文凯,易小宇,张国强,吴明堂. 白鹤滩库区蓄水前活动性滑坡InSAR早期识别研究——以葫芦口镇至象鼻岭段为例. 工程地质学报. 2023(02): 479-492 . 百度学术
12. 于冰,胡云亮,刘国祥,罗小军,胡金龙. 时序InSAR反演唐山市二维地表形变时间序列. 测绘科学. 2023(06): 82-94+230 . 百度学术
13. 陈行,刘汉湖,葛宗旭. 时序SBAS-InSAR下的香格里拉市地表形变监测. 宜宾学院学报. 2022(06): 54-59 . 百度学术
14. 盖侨侨. PS-InSAR技术在北江下游沿线形变监测中的应用. 水利技术监督. 2022(10): 57-59+72 . 百度学术
其他类型引用(5)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182
- HTML全文浏览量: 28
- PDF下载量: 197
- 被引次数: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