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SSN 1003-8035 CN 11-2852/P
  • 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 CSCD收录期刊
  • Caj-cd规范获奖期刊
欢迎扫码关注“i环境微平台”

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2024年第5期 “斜坡地质灾害”专辑征稿启事

发布日期: 2023-09-06 阅读次数:
  • 分享到: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崩塌、滑坡、泥石流等斜坡地质灾害是威胁山区城镇基础设施和生命财产安全的重要灾害形式。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我国城市空间不断向山区扩展,出现了山前城、坡上城和沟内城的景象,加之近年来受厄尔尼诺现象影响,极端降雨事件的频率和强度逐渐增加,极大地增加了山区城镇地质灾害风险,防灾形势极为严峻。

为了交流共享不同部门的勘察设计单位、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等在斜坡地质灾害调查评价、监测预警和风险防控等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提升斜坡地质灾害风险防控和山区城镇地质安全问题的研究水平,《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编辑部特邀自然资源部地质灾害技术指导中心王立朝正高级工程师、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地质安全研究院张永双教授、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吴瑞安副研究员共同担任特邀主编,拟在2024年第5期组织出版“斜坡地质灾害”专辑。

一、    特邀主编简介

王立朝: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自然资源部地质灾害技术指导中心)调查室主任、正高级工程师,自然资源部地质灾害应急专家,《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编委。长期从事地质灾害调查评价研究工作,主持或承担地质灾害调查和监测预警方面的地质调查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科技部重点研发项目专题等20余项,在国内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曾获国土资源科技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电子邮箱:wanglichao@mail.cgs.gov.cn

张永双: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地质安全研究院执行院长、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国际工程地质与环境协会新构造与地质灾害专委会(IAEG-C24)秘书长,中国水土保持学会滑坡泥石流防治专委会副主任委员,国家减灾委专家委员会委员,《China Geology》和《地质学报》副主编。长期从事工程地质与地质灾害研究,先后主持国家级或省部级科研项目30余项,在国内外刊物发表论文180余篇(其中SCI/EI论文50余篇),出版专著6部,主编行业标准4部,先后获省部级科技奖一等奖4项、二等奖2项,获“全国抗震救灾模范”称号、第六届黄汲清青年地质科技奖、入选自然资源部首批科技创新领军人才。电子邮箱:zhys100@cugb.edu.cn

吴瑞安: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副研究员,《地质通报》《西北地质》青年编委。长期在青藏高原东缘从事工程地质与地质灾害调查研究工作,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专题、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灾害调查评价项目等。在国内外期刊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曾获国土资源科技一等奖1项、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科技奖1项。电子邮箱:wuruian1991@126.com

二、    征稿主题

(1)    斜坡地质灾害精细化调查方法;

(2)    斜坡地质灾害监测预警与分析;

(3)    斜坡地质灾害成灾机理与趋势预测;

(4)    斜坡地质灾害风险防控。

文章需围绕征稿主题,内容未公开发表且不涉密,具有较强的科学研究理论水平和工程技术实用价值。本专辑特别鼓励和欢迎与机器学习、新技术预测相关的文章。

三、    投稿及评审

为保证专辑按时出版,请于2023年12月31日前将稿件全文上传至《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投稿系统。投稿网址:https://www.zgdzzhyfzxb.com,首次投稿作者请先注册。投稿时在“投稿领域”中选择“斜坡地质灾害”专辑。

来稿格式参照《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论文版式要求和已刊文献,版式要求见附件或可在网站首页“作者园地”栏目中下载,已刊文献可在网站首页全文免费下载。

为保证专题文章的学术水平,所有来稿均将按审稿流程进行三审。

四、    出版时间及版面费

本专辑出版时间为2024年10月25日。文章正式录用后即可在中国知网进行网络首发;排版定稿第一时间在本刊网站进行优先发布,可免费下载。

录用的文章均需按编辑部制定的标准支付版面费。

五、    联系方式

编辑部主任:汪美华,wangmeihua@mail.cgs.gov.cn,010-60850926

特邀编委办:任三绍,renss@cugb.edu.cn,18813081977


  • 分享到: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发布日期: 2023-09-06 阅读次数: